装配式基层装配式路面基层是使用具有三维嵌挤结构的水泥混凝土基块在施工现场组装,并在接缝中填充灌浆料形成的结构,其上加铺沥青面层即构成白加黑的复合式路面。
该技术是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团队针对市政道路建设工期长、质量保证率低的现状而研发的一种新型路面基层结构,对该技术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该团队自2012年开始研究,通过在理念、结构与工艺的创新,已获得22项专利授权,并编制有规程、工法和图集及预算定额,技术研发成果覆盖完整产业链。该技术从2013年开始在市政道路工程开展试验与应用,于2015年在吉林省科技局完成科技成果鉴定,项目名称《装配式路面基层成套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长春市、吉林、沈阳推广应用,至2017年累积铺装面积15万平米。
应用领域:
市政道路、海绵城市道路、应急抢修道路、耐久性道路、公路、港口场站工程。
技术特点:
1、行车舒适性好:基块按X、Y、Z三向相互嵌挤装配,具有板体稳定性,平整度好,不设置接缝;
2、预制件型号简单:根据道路等级,仅选用一个型号的基块即可完成基层装配;采用一套砼琮适配组件即可使矩形基块与圆形既有检查井进行适配安装。
3、作业设备通用:使用挖掘机装配基块,采用预拌砂浆灌浆作业,施工方便;
发展历史
2011年工程师郭高以混合石灌浆结构为参考原型,开始研究短工期道路结构。借鉴古代桥梁使用的银锭扣,研制出具有三维约束能力的新版银锭扣,掌握单层装配式整体结构的核心技术;
2012年科研项目《预制装配式道路基层暨产业化研究》在建委立项。郭高任该项目负责人。
2013年第一条装配式基层试验段施工长春市飞跃中路完成;
2014年获得全国市政行业市政工程科学技术奖,技术开发类二等奖
2015年通过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成果鉴定,主要鉴定结论:1)、提供的鉴定材料齐全完整,符合成果鉴定要求;2)、首次系统研究了嵌挤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基层结构,提出的装配式路面基层成套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3)、该技术结构利用有限元等计算方法验证了嵌挤混凝土预制块路面基层结构的安全可靠性。结合该技术结构特点研发了路基砌块链式配送系统的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等装备,具有创新性;4)、编制的地方标准,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可充分利用工业及建筑废弃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他成果:
1、获得吉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成果推广证书
2、编写吉林省地方标准《预制装配式道路基层工程技术规程》;
3、编写《预制装配式道路基层工程施工工艺方法》
4、编写补充定额《吉林省预算定额》D10-0535,D10-0536,D10-0537
5、获得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6、完成长春市重大科技技术攻关专项项目验收
7、签署6份技术授权合同,累计铺装面积约15万㎡。
8、获得相关专利22项。
9、评为2017年度省级一级工法。
10、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科学技术推广计划项目》立项
11、《预制装配式道路基层工程技术规程》被评为“省级优秀标准设计”三等奖。
12、项目负责人郭高,获2017年享受长春市政府津贴人员
13、该项目参加2016年长春市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展。
14、在“中国建筑砌块协会2017年春季年会”、“2017全国装配式建筑交流大会”“2017第二届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海绵城市建设用新材料、新产品展示会”、“2017年第一届吉林省海绵城市建设培训会”、“2017年长春市海绵城市培训会”等会议做专题报告。
推广价值
装配式路面基层成套技术的应用:
1、符合模块化设计、预制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绿色化施工的建筑现代化发展理念;
2、首次实现道路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的全预制化(路基、立缘石、雨水口、检查井及树池)
3、自身材料可循环利用,还能利用建筑废弃材料,减少石料的年开采量,利于保护有限的资源与脆弱的环境,减少雾霾;
4、在非冻胀地区还可拓展为透水基层,为海绵城市建设服务。
5、促进混凝土制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道路结构及工艺的改进,促使道路工程建设摈弃传统的低水平高消耗重复建设的落后模式,开辟低能耗、高质量、新技术、长寿命的创新路子。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城市道路建设工期更短、使用寿命更长、每年维护的道路更少、交通更顺畅、环境更美好。
效益:
一、社会效益
1、减少施工占道时间。
传统道路修建,由于需要满足基层结构28d养生期要求,因此道路工期较长,一般为45~60天。采用预制装配基层技术仅用传统工艺养生期的1/4时间。而且实现了渐进式竣工的方式。对城市道路建设更有积极意义。能尽快开放交通,减少对市民出行和道路两侧的商户的干扰。
由于基层结构寿命长,从长远看使用预制装配式道路基层可以减少城市道路年平均翻建数量一半。对城市交通更有利。
2、减少机动车绕行里程
由于施工期短,城市车辆因施工占道而绕行的总里程缩短。平均车速提高,交通效率提高。交通等级提高、出行更加方便。
3、减少施工对商业的干扰
城市道路两侧商业密集,在道路翻建期间,由于建设工期长,很多商户因此收到影响,甚至不得不关门歇业。
4、交通间接利益好
车辆行驶顺畅,事故率降低,因交通肇事发生的人员及车辆赔偿费用随之下降。
5、道路工况良好
车辆行驶顺畅,刹车启动频率相对降低,车辆对路面的磨损降低,路面拥包减少,使用寿命相对延长。
二、环境效益
1、利用建筑废弃材料。
仅长春市为例,每年平均需要维修道路面积100万平米,其中有30万平米需要翻建,翻建道路工程采用装配式基层技术,每年能利用粉煤灰约10万m3,减少粉尘排放量,降低雾霾影响。
2、预制块自身材料可循环利用,能进一步减少石材开采量。
三、经济效益
1、预制厂效益
由于湿法混凝土预制件属于成熟工艺技术。不需特别设备及工艺要求。凡是有预制件生产能力的厂家都可以承担预制装配式基层结构的预制块生产任务。
以预制厂每年完成10万块预制块生产,目前售价200元/m2,可以创造产值2000万元。省会城市按4~6家布设预制厂,可给混凝土制品行业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并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税收。
2、道路在全寿命周期单位面积年平均维护费减少
由于预制基层材料强度高、质量保证率高、寿命长,因此虽然基块基层平米造价较高,但是预制基层道路比采用传统二灰碎石基层的道路单位面积年平均维护费减少。随着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工艺的逐步完善,价格也会随之下降,经济效益更好。
百度网盘地址http://pan.baidu.com/s/1c2LEL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