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吉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传来喜讯,由我公司承担的机场大道与长吉高速出口节点立交桥工程勘察项目,凭借其卓越的设计理念、先进的勘察技术以及对地方交通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众多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 2025 年度吉林省建设工程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一、项目概况:城市交通枢纽的重点工程
机场大道与长吉高速出口节点立交桥工程是长春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受长春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工程的总体勘察设计任务,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拟建工程场地位于东方广场东侧 1公里即长石公路与长吉高速相交处,作为长春市机场大道与长吉高速出口的重要节点,是长春市区经长吉高速公路去往吉林、延边方向及经长石公路去往石头口门水库、莲花山休闲度假区的关键出口,自 2016 年开工建设以来便备受关注。
该项目为特大型互通式立交,桥梁总长 2100 米,包含 2 座主线桥及 6 座匝道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三柱式矩形桥墩,桥墩通过承台与桩基连接,工程规模宏大 —— 合计桩基 419 根、承台 77 个、桥台 26 个、墩柱 157 个、混凝土连续箱梁 22 联。从勘察等级来看,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市政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充分体现了项目的技术难度与重要性。
作为长春市交通网络中的关键枢纽,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提升城市整体道路服务水平、缓解交通压力具有核心意义。它不仅为长春市区经长吉高速公路去往吉林、延边方向及经长石公路去往石头口门水库、莲花山休闲度假区提供了高效的交通转换功能,还通过主干道哈尔滨大街连接了长春市东部的南北区域交通,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域交通流转换的难题。
二、技术创新:打造行业勘察示范体系
在项目勘察设计过程中,我公司岩土工程勘察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行业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为特大型互通立交勘察工作树立了标杆。
首先,项目建立了完整的勘察与管理体系。全部勘察成果顺利通过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及吉林省专项检查,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既有重要交通节点新建特大型互通立交桥梁工程的完整勘察体系,以及覆盖勘察质量、安全、健康的全流程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了勘察工作的规范性与可靠性。
其次,在区域地质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团队对长春市东部城区标准地层的准确划分做出了积极尝试,重点划分了长春市伊通河 I 级阶地与东部微丘区交界地带的标准地层;同时全面探查了区域水文地质情况,相关成果在后续工程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效果良好,为今后同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的前期准备、方案比选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工程地质资料。
再者,为区域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勘察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波速试验,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春市东部城区各主要地基土层的剪切波速进行了系统统计分析,综合确定了该区域覆盖层各标准地层剪切波速估算值,该项成果为长春市东部城区后续工程覆盖层剪切波速的估算取值提供了科学的数据依据。
最后,解决了深层泥岩风化划分难题。团队运用剪切波速试验的方法,创新性提出了长春市白垩系泥岩风化带的划分方法和标准,有效解决了长春市下伏泥岩特别是深层泥岩风化程度划分的行业难题,相关技术方案已在后续南四环拓宽改造、东部快速路南延长线等工程勘察中成功应用,展现出极强的技术推广价值。
三、综合效益:经济、社会与技术的多重突破
工程实践证明机场大道与长吉高速出口节点立交桥工程勘察方案经济合理,勘察成果准确可靠,结论建议有的放矢,为未来高效有序推进特大型市政工程勘察工作提供了有力示范、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工程勘察技术人员,对长春市勘察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勘察流程标准化的建立起到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推广作用。该工程自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以来,极大地缓解了区域过大交通压力,进一步实现了区域快速交通转换,大幅优化了城市载体功能,有力促进了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积极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展望未来,我公司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秉持创新驱动、质量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将本次项目的技术成果与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广应用,为吉林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更多优质、高效的项目,助力城市交通事业迈向新的高度。